晶体闸流管
(Thyristor)
或闸流晶体管,简称
晶闸管
,又叫可控硅整流器
(Silicon
Controlled Rectifier
,
SCR)
,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,是半导体开关元件
(
器件
)
。
1956
年美国贝尔实验室
(Bell Lab)
发明了晶闸管;
1957
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
(GE)
开发出第一只晶闸管产品;
1958
年商业化,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;
20
世纪
80
年代以来,出现了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,在高压、高功率场合,结构相
对简单、功能单一的晶闸管品种已逐步在被取代;
晶闸管是
PNPN
四层半导体结构,它有三个极:阳极
(
A
node)
,阴极
(
K
athode)
和门极
(
G
ate)
,门极又叫栅极或控制极。
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
,相当于或类似于
可控的单向
(
或双向
)
二极管
,利用其的
可控功能,可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,加之晶闸管具有体积小、结构相对简单、功能强、
重量轻、效率高、控制灵活等优点,晶闸管可用于下列过程:
1
、可控整流:将交流电转换成可调的直流电;
2
、逆变器: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;
3
、变频: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转换成另一种频率或频率可调的交流电;
4
、交流调压:将固定的交流电压转换成有效值可调的交流电压;
5
、斩波:将固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平均值可调的直流电压;
6
、无触点通断:制作无触点开关,代替交流接触器实现通断控制。
晶闸管
(
可控硅
)
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。
该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
子产品中,家用电器中的调光灯、调速风扇、空调机、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照相机、
组合音响、声光电路、定时控制器、玩具装置、无线电遥控、摄像机及工业控制等都大量
使用了可控硅器件。
大容量电力晶闸管,能在高电压、大电流条件下工作,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最高,
工作可靠,额定电压达数千伏,额定电流达数千安,在大容量的场合具有重要地位,在电
源装置、电力牵引、电力传动等电力电子中,应用广泛
晶体闸流管
(Thyristor)
或闸流晶体管,简称
晶闸管
,又叫可控硅整流器
(Silicon
Controlled Rectifier
,
SCR)
,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,是半导体开关元件
(
器件
)
。
1956
年美国贝尔实验室
(Bell Lab)
发明了晶闸管;
1957
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
(GE)
开发出第一只晶闸管产品;
1958
年商业化,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;
20
世纪
80
年代以来,出现了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,在高压、高功率场合,结构相
对简单、功能单一的晶闸管品种已逐步在被取代;
晶闸管是
PNPN
四层半导体结构,它有三个极:阳极
(
A
node)
,阴极
(
K
athode)
和门极
(
G
ate)
,门极又叫栅极或控制极。
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
,相当于或类似于
可控的单向
(
或双向
)
二极管
,利用其的
可控功能,可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,加之晶闸管具有体积小、结构相对简单、功能强、
重量轻、效率高、控制灵活等优点,晶闸管可用于下列过程:
1
、可控整流:将交流电转换成可调的直流电;
2
、逆变器: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;
3
、变频: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转换成另一种频率或频率可调的交流电;
4
、交流调压:将固定的交流电压转换成有效值可调的交流电压;
5
、斩波:将固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平均值可调的直流电压;
6
、无触点通断:制作无触点开关,代替交流接触器实现通断控制。
晶闸管
(
可控硅
)
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。
该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
子产品中,家用电器中的调光灯、调速风扇、空调机、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照相机、
组合音响、声光电路、定时控制器、玩具装置、无线电遥控、摄像机及工业控制等都大量
使用了可控硅器件。
大容量电力晶闸管,能在高电压、大电流条件下工作,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最高,
工作可靠,额定电压达数千伏,额定电流达数千安,在大容量的场合具有重要地位,在电
源装置、电力牵引、电力传动等电力电子中,应用广泛
晶体闸流管
(Thyristor)
或闸流晶体管,简称
晶闸管
,又叫可控硅整流器
(Silicon
Controlled Rectifier
,
SCR)
,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,是半导体开关元件
(
器件
)
。
1956
年美国贝尔实验室
(Bell Lab)
发明了晶闸管;
1957
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
(GE)
开发出第一只晶闸管产品;
1958
年商业化,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;
20
世纪
80
年代以来,出现了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,在高压、高功率场合,结构相
对简单、功能单一的晶闸管品种已逐步在被取代;
晶闸管是
PNPN
四层半导体结构,它有三个极:阳极
(
A
node)
,阴极
(
K
athode)
和门极
(
G
ate)
,门极又叫栅极或控制极。
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
,相当于或类似于
可控的单向
(
或双向
)
二极管
,利用其的
可控功能,可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,加之晶闸管具有体积小、结构相对简单、功能强、
重量轻、效率高、控制灵活等优点,晶闸管可用于下列过程:
1
、可控整流:将交流电转换成可调的直流电;
2
、逆变器: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;
3
、变频: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转换成另一种频率或频率可调的交流电;
4
、交流调压:将固定的交流电压转换成有效值可调的交流电压;
5
、斩波:将固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平均值可调的直流电压;
6
、无触点通断:制作无触点开关,代替交流接触器实现通断控制。
晶闸管
(
可控硅
)
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。
该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
子产品中,家用电器中的调光灯、调速风扇、空调机、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照相机、
组合音响、声光电路、定时控制器、玩具装置、无线电遥控、摄像机及工业控制等都大量
使用了可控硅器件。
大容量电力晶闸管,能在高电压、大电流条件下工作,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最高,
工作可靠,额定电压达数千伏,额定电流达数千安,在大容量的场合具有重要地位,在电
源装置、电力牵引、电力传动等电力电子中,应用广泛
晶体闸流管
(Thyristor)
或闸流晶体管,简称
晶闸管
,又叫可控硅整流器
(Silicon
Controlled Rectifier
,
SCR)
,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,是半导体开关元件
(
器件
)
。
1956
年美国贝尔实验室
(Bell Lab)
发明了晶闸管;
1957
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
(GE)
开发出第一只晶闸管产品;
1958
年商业化,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;
20
世纪
80
年代以来,出现了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,在高压、高功率场合,结构相
对简单、功能单一的晶闸管品种已逐步在被取代;
晶闸管是
PNPN
四层半导体结构,它有三个极:阳极
(
A
node)
,阴极
(
K
athode)
和门极
(
G
ate)
,门极又叫栅极或控制极。
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
,相当于或类似于
可控的单向
(
或双向
)
二极管
,利用其的
可控功能,可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,加之晶闸管具有体积小、结构相对简单、功能强、
重量轻、效率高、控制灵活等优点,晶闸管可用于下列过程:
1
、可控整流:将交流电转换成可调的直流电;
2
、逆变器: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;
3
、变频: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转换成另一种频率或频率可调的交流电;
4
、交流调压:将固定的交流电压转换成有效值可调的交流电压;
5
、斩波:将固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平均值可调的直流电压;
6
、无触点通断:制作无触点开关,代替交流接触器实现通断控制。
晶闸管
(
可控硅
)
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。
该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
子产品中,家用电器中的调光灯、调速风扇、空调机、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照相机、
组合音响、声光电路、定时控制器、玩具装置、无线电遥控、摄像机及工业控制等都大量
使用了可控硅器件。
大容量电力晶闸管,能在高电压、大电流条件下工作,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最高,
工作可靠,额定电压达数千伏,额定电流达数千安,在大容量的场合具有重要地位,在电
源装置、电力牵引、电力传动等电力电子中,应用广泛
晶体闸流管
(Thyristor)
或闸流晶体管,简称
晶闸管
,又叫可控硅整流器
(Silicon
Controlled Rectifier
,
SCR)
,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,是半导体开关元件
(
器件
)
。
1956
年美国贝尔实验室
(Bell Lab)
发明了晶闸管;
1957
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
(GE)
开发出第一只晶闸管产品;
1958
年商业化,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;
20
世纪
80
年代以来,出现了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,在高压、高功率场合,结构相
对简单、功能单一的晶闸管品种已逐步在被取代;
晶闸管是
PNPN
四层半导体结构,它有三个极:阳极
(
A
node)
,阴极
(
K
athode)
和门极
(
G
ate)
,门极又叫栅极或控制极。
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
,相当于或类似于
可控的单向
(
或双向
)
二极管
,利用其的
可控功能,可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,加之晶闸管具有体积小、结构相对简单、功能强、
重量轻、效率高、控制灵活等优点,晶闸管可用于下列过程:
1
、可控整流:将交流电转换成可调的直流电;
2
、逆变器: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;
3
、变频: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转换成另一种频率或频率可调的交流电;
4
、交流调压:将固定的交流电压转换成有效值可调的交流电压;
5
、斩波:将固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平均值可调的直流电压;
6
、无触点通断:制作无触点开关,代替交流接触器实现通断控制。
晶闸管
(
可控硅
)
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。
该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
子产品中,家用电器中的调光灯、调速风扇、空调机、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照相机、
组合音响、声光电路、定时控制器、玩具装置、无线电遥控、摄像机及工业控制等都大量
使用了可控硅器件。
大容量电力晶闸管,能在高电压、大电流条件下工作,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最高,
工作可靠,额定电压达数千伏,额定电流达数千安,在大容量的场合具有重要地位,在电
源装置、电力牵引、电力传动等电力电子中,应用广泛
晶体闸流管(Thyristor)或闸流晶体管,简称晶闸管,又叫可控硅整流器(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,SCR),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,是半导体开关元件(器件)。
195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(BellLab)发明了晶闸管;
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(GE)开发出第一只晶闸管产品;
1958年商业化,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;
20世纪80年代以来,出现了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,在高压、高功率场合,结构相对简单、功能单一的晶闸管品种已逐步在被取代;
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,它有三个极:阳极(Anode),阴极(Kathode)和门极(Gate),门极又叫栅极或控制极。
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,相当于或类似于可控的单向(或双向)二极管,利用其的可控功能,可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,加之晶闸管具有体积小、结构相对简单、功能强、重量轻、效率高、控制灵活等优点,晶闸管可用于下列过程:
1、可控整流:将交流电转换成可调的直流电;
2、逆变器: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;
3、变频: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转换成另一种频率或频率可调的交流电;
4、交流调压:将固定的交流电压转换成有效值可调的交流电压;
5、斩波:将固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平均值可调的直流电压;
6、无触点通断:制作无触点开关,代替交流接触器实现通断控制。
晶闸管(可控硅)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。该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中,家用电器中的调光灯、调速风扇、空调机、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照相机、组合音响、声光电路、定时控制器、玩具装置、无线电遥控、摄像机及工业控制等都大量使用了可控硅器件。
大容量电力晶闸管,能在高电压、大电流条件下工作,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最高,工作可靠,额定电压达数千伏,额定电流达数千安,在大容量的场合具有重要地位,在电源装置、电力牵引、电力传动等电力电子中,应用广泛。